項目名稱:重慶八中鹿山實驗中學 區位分析:用地周邊景觀資源豐富,西邊即是鹿山公園,其地理優勢可用“依山傍水”來形容。把“公園式校園”的理念引入本案中,充分發揮項目地塊的地理環境優勢,是高效合理的選擇。地塊處于鹿山山體與城市的交接地帶,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過渡和緩沖地帶。東側的桂馥大道是地塊的主要展示面;北側和西側的鹿山公園是地塊的主要景觀來源,是另一個主要展示面。 設計思路 :在充分分析以往優秀的學校設計案例后,設計團隊決定努力打造一個“活力滿滿,交流度高,給人以無限探索欲望的學!。再結合重慶“寫意山水”的特點,依托于鹿山公園的存在,建立“底層公寓+漂浮功能體+屋頂農場”的立體公園式校區,塑造人、建筑、自然三位一體的的校園生態系統。 1、根據公園的基本結構和人的行為模式,構建出了平面和立體空間,平面空間的構建經歷了“動靜分區——功能分區——體塊生成——形態生成”的過程。 通過建筑群立面構建多重天際輪廓線,與山體相呼應。 通過屋頂農場、底層公園等的設計構建以綠色公園包圍的綠色建筑功能體。 2、同時結合“寫意山水”的理念,確定出天際線和建筑形態,通過變化的建筑天際輪廓線、高聳的燈塔,來呼應山體輪廓。同時打造草坡,與山形密切契合,在空間上讓建筑“流動”起來。 3、通過建筑形體的流動,提升校園活力,通過空間流線的構建,塑造行為模式。流動的空間利于學生們在其中自由探索學習,培養他們的好奇心、想象力,養成健康、友善、活躍的個性。 設計過程:本次項目針對100個班的中學進行設計?傆玫孛娣e8.12公頃,總建筑面積93429平方米,地上建筑面積85296平米,地下建筑面積8133平米。容積率1.05,建筑密度35%,綠地率35%,總機動車停車位270輛,均為地下停車。 一 、功能分區 二 、景觀設計 地面通過梯田式的處理將建筑外的空間劃分成合院、農場、及小劇場,豐富學生們的課余活動。通過連續的綠地延伸至建筑表面;建筑也允許環境的綠地連續地覆蓋到它,形成層層疊疊的退臺綠化。地景式的上人屋面高效地利用了屋頂空間形成活動場地,營造供觀賞和參與互動的立體景觀。景觀植物盡量選擇紅楓、四季桂、鵝掌楸等適宜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物。 三 、節能設計 通過室外風環境的模式測試優化曲線線型,使建筑體塊更有利于導風,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風效果,達到節能的目的。教學樓之間設置東西通廊,鹿山的上坡風和下坡風經由通廊,順應曲線自然流通,加強建筑的通風效果。 結合一層區域的架空空間,使空氣能進入中庭,并通過熱壓拔風效應加強通風效果。 拆形帶狀立面的設計一方面構造了垂直綠化的花池,有效隔離了太陽熱量;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可調節的遮陽百葉,可以遮擋太陽輻射。中庭的綠化為這一區域提供了清涼的綠意,減少了熱量傳遞。屋頂的種植農場也能有效地阻隔太陽的輻射傳遞。 屋頂的種植農場除了可以減少屋頂的熱輻射傳遞外,還可收集回收雨水,循環利用。 上人屋面的設計,不僅能為建筑提供更豐富的使用空間,也能有效地阻隔太陽輻射對室內的傳遞,并能參與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。 雨水通過下沉式綠地、透水鋪裝、草溝排水、自然坡地排水四種方式進行收集,在地下蓄水池集中處理后,運用到植物澆灌、功能房用水、及公園路面清洗等方面。 小結:設計團隊的 目標 是為學生們提供一個環保舒適、平易近人的學習活動場所。相比于較為常規的學校設計策略,這次方案是設計團隊的一次 大膽嘗試 。 |